各园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
现将《高港区人力资源素质再提升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6月10日
高港区人力资源素质再提升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春第一会”,围绕我区实际,服务长城汽车项目落户,在我区主导产业、长城汽车项目涉及到的装备制造业中实施人力资源素质再提升,推进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目标,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实施人力资源素质再提升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563”行动计划:搭建职业能力建设5大实施载体平台,组织开展6大类职业能力培训专项行动,惠及我区3万人次从业人员,提升制造业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搭建职业能力建设5大实施载体平台。
1.搭建高港区创就业E学堂。职业技能培训顶层设计规划、课程体系开发、线上学习平台管理运营、教学培训服务。
2.成立高港区职业培训机构联盟。提供创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3.成立职业能力建设行业专业协会。结合行业特点,提供各类创就业专业技能培训及竞赛的技术服务。
4.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平台。落实产业工人培养主体责任,组织实施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及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5.成立高港区技能人才服务团。提供培训、考评、竞赛、技术服务;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二)组织开展6大类职业能力培训专项行动。
1.在岗职工技能提升专项行动。为转型升级企业在岗职工提供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培训,适应企业实际生产需求。
2.青年技能就业专项行动。为从事我区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长城汽车项目的青年人提供技能就业培训,能够高质量就业。
3.蓝领精英培育专项行动。聘请国内外顶尖师资,对我区蓝领精英再培训,提升高技能人才综合水平,加快我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4.职业培训师资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对职业培训师资能力进行培训,提升师资力量,打造一流职业培训师资队伍。
5.技能人才服务项目专项行动。成立我区技能人才服务团,在技能大师和企业之间架好沟通的“桥梁”,开展好技术攻关、培训指导、考评服务等工作。
6.技能高港赛事品牌打造专项行动。举办高港区技能人才大赛活动,以赛代练,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水平,打造高港区职业技能竞赛赛事品牌。
(三)惠及我区3万人次从业人员。
通过打造5大平台、组织6大专项行动,在我区大规模开展人力资源素质再提升行动,提升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素质3万人次。
三、政策措施
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让城乡每一位劳动者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能得到政府提供的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城乡劳动者在劳动年龄段可参加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5个等级职业培训,享受5次培训补贴。对于转型升级需要和产业发展需要的紧缺型工种,劳动者可以每年参加一次培训。
1.培训后获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分别按照600元/人、1000元/人、1200元/人的标准各补贴一次。
2.参加高级技能培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照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补贴政策,分别给予2000元/人、2500元/人的补贴。
3.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特别优秀的可参照硕士研究生享受购房券及生活补贴。建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知识更新培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择优培训一批企业生产职工。健全促进本土人才成长机制,大力培育选树“高港工匠”,并给予表彰奖励。对入选市级、省级、国家级培养工程或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荣誉的,分别给予人才1000元、3000元、5000元奖励。对企业在职技能人才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分别给予人才1000元、5000元奖励;取得硕士、博士学历学位的,分别给予人才5000元、10000元奖励。对经评审认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分别给予企业2万元、5万元、10万元奖励。在职职工100人以上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比例首次达到职工总数50%以上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4.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的在职职工;紧缺型职业(工种)和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认定组织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且属于国家公布的职业(工种)生产一线岗位职工通过培训,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以下简称紧缺型高技能人才获证培训);参加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创新能力培养并取得相应培训合格证书的高级技师(以下简称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赴海外培训的企业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及省重点以上技工院校实习指导老师。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标准一般可按企业支付给培训机构培训费用(以培训费发票为准)的60%确定,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原则上控制在4000-6000元之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培训后未能取得中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补贴标准的50%给予补贴;培训合格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中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未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按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人社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按照职责主动作为、有关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职能优势,整合培训资源,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人力资源素质再提升培训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支出在就业专项资金中的比重,重点用于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重点项目建设、职业技能竞赛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
(三)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作用,广泛宣传人力资源素质再提升开展的各项专项行动,让更多企业、劳动者参与进来。